〈如煙似鏡〉康鐸歷史獎(Cundill History Prize)

Ruilin Lin
3 min readMay 7, 2020

康鐸歷史獎(Cundill History Prize)獎金高達7萬5千美元(約台幣224萬),開放全世界的英語歷史書寫者參加,最新一屆得獎作品是英國漢學家藍詩玲(Julia Lovell)的《毛主義:一部全球史》(Maoism)。

康鐸歷史獎(Cundill History Prize)創立於2008年,是一個不太為世界所知曉,獎金卻很多的歷史獎。

網路多把康鐸歷史獎譯為「坎迪爾歷史獎」,推測是最先翻譯的人並沒有確認Cundill的發音就照字面譯為「坎迪爾」,後人也未再做查證便將錯就錯地沿用了,希望有機會可為康鐸歷史獎正名。

康鐸歷史獎是由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校友,同時也是加拿大著名的金融投資人彼得・康鐸(Peter Cundill, 1938–2011)所贊助創辦。彼得・康鐸表示當自己獲知歷史領域沒有重大獎項的時候,他感到非常驚訝。身為金融投資研究者,他以為金融與歷史這兩門學問有異曲同工之妙 — — 藉由研究過去瞭解現在並預測未來。

康鐸歷史獎由麥吉爾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管理,麥吉爾加拿大研究所協助辦理,每年邀請五名國際優秀歷史學者擔任評審委員。2019年的評委主席是美國普立茲歷史獎獲獎學者暨維吉尼亞大學教授艾倫・泰勒(Alan Shaw Tylor)。2020年的評委主席則是英國歷史學者彼德.梵科潘(Peter Frankopan),其代表作為《絲綢之路》。

康鐸歷史獎得主的獎金是75,000美元,約新台幣224萬,據說是全世界最高額獎金的歷史書寫獎(感覺這金額會讓台灣的文史工作者落淚),其他兩名決選者可獲得10,000美元。除了高額獎金之外,從評選、論壇與典禮相關活動的辦理,也可看出主辦單位的用心與對歷史學者的尊敬。

2019年康鐸歷史獎的得獎作品是英國漢學家藍詩玲(Julia Lovell)的《毛主義:一部全球史》(Maoism)。在頒獎典禮上,她穿著淡藍色洋裝,很有文藝氣質,後來查了資料才發現她也翻譯華文文學作品。

全世界只要是以英語書寫、且能表現出歷史專業與文學素養的著作都可以參加,無怪乎彼德.梵科潘會說「這真可是歷史書寫的黃金時代了」。

【延伸閱讀】

►康鐸獎官網

https://www.cundillprize.com/

►康鐸獎報導

--

--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