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ilin Lin
Aug 2, 2017

〈溫故知新〉Camera Raw濾鏡對編輯流程的影響

近幾年Photoshop影響我最大的發明之一,應該就是Camera Raw濾鏡,Camera Raw濾鏡不僅可大幅縮短影像處理的時間,而且也改變了編輯流程。
在Camera Raw濾鏡還沒有出現之前,圖片編號之後的下一步驟,就是將72dpiRGB色彩模式的JPG圖片轉換成350dpiCMYK色彩模式的tif檔(註),再利用PhotoShop的各式工具進行修圖。
由於圖片是在CMYK模式以下編修,所以修圖時也是從CMYK的色彩模式去思考。
但是Camera Raw濾鏡只能編修RGB色彩模式的影像圖片,所以習慣CMYK色彩模式的人,一開始可能會很痛苦,百分比和二次方的進位畢竟是有別的。例如,如果希望一張圖片的顏色暖一點,文編可能會在照片上標示「M+、Y+」(「加紅加黃」,當然也有文編會用文字註明「照片請調暖色調」),如果是在CMYK模式下,只要直覺調整M、Y的曲線就好,但如果是在RGB模式下,曲線要怎麼調,想到就頭疼。幸好,在Camera Raw濾鏡的色溫、色調可解決此問題。Camera Raw濾鏡把好幾種修圖工具整合在濾鏡功能的儀表板中,過去需要疊合數個圖層起來的效果,只要一個濾鏡就可搞定了。
最初瞭解Camera Raw,我是從楊比比老師的《席捲攝影界之超人氣 Photoshop 影像編修》(2013)入門,即使是不具備專業背景的讀者,也能很容易進入,此書現在應有更新的版本了。

■在Camera Raw濾鏡出現之前的影像處理流程

早期影像處理流程

一、編號
文編根據文章,將品質經確認之圖檔配圖編號。
二、PS轉檔
美編(或文編)利用Photoshop將已編號圖檔轉為影像尺寸改為最適印刷大小350dpi之tif檔,CMYK色彩模式,設定自動曲線。
三、PS修圖
美編利用Photoshop工具修圖。
四、ID入圖
美編將tif置入InDesign,視需求補修圖片。

在這個處理流程中,有Photoshop背景的文編可cover到第二關,減輕美編負擔。

■在Camera Raw濾鏡出現之後的影像處理流程

因應Camera Raw修正的新影像處理流程

一、編號
文編根據文章,將品質確認之圖檔配圖編號。
二、Camera Raw 修圖
美編利用Camera Raw濾鏡修圖,若圖檔太大,可能需先調整尺寸。
三、PS轉檔
美編利用Photoshop將已編號圖檔轉為影像尺寸改為最適印刷大小350dpi之tif檔,CMYK色彩模式。
四、入圖
美編將tif置入InDesign,視需求補修圖片。

由於Camera Raw的門檻較Photoshop基礎高,因此即使是有Photoshop基礎的文編,也很難cover第二階段的工作,也就是說,美編從第二階段就要靠自己了。

【註】

CMYK是印刷時使用的青(Cyan)、洋紅(Magenta)、黃(Yellow)、黑色(blacK),各色的值是0–100(%),如白色為C0M0Y0K0,黑色為K100,紅色為M100Y100,綠色為C100Y100。
RGB是電腦螢幕的紅(Red)、綠(Green)、藍(Blue),各色的值是0–255,如白色是R255G255B255,黑色是R0G0B0。兩種模式的調色邏輯大不相同。

【延伸閱讀】